首页 / 详情
详情

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开幕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本社八十五周年纪念,大家聚集在一起,我代表本社对全体到会社员,特别是来自外省和邻邦日本的同人,远道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社成立于一九零四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近五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暂称为前阶段,一九四九年至今,暂称为现阶段。前阶段活动是在当时政府不重视印学的情况下由几位从事印学的专家学者,买地建房,修契立约,自发地搞起来的。现阶段由于党和政府重视这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领导,成立理事会,广延名流,扩展业务,从此阵营逐步壮大,工作迅速开展,创作实践方面,出现了不断探索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理论研究方面,逐步走上科学性系统性的轨道,随时有新的成果出来。为国内外所瞩目;宣传交际方面,出版工作,展览工作经常结合书画来搞,相辅相成,效果较好,并且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接待外宾工作,特别是日本朋友来访更,对交流学术与敦睦邦交都作出一定贡献。

印学在中国至少有七百年历史。这朵艺术之花,好比杭州市定为市花的桂花,花朵虽小,却是“天香云外飘”,影响远大。过去有人瞧不起篆刻,认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今天应该说是雕虫高技,壮夫也为了。大家知道,画学大师齐白石、黄宾虹两先生同时是印学家。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平日讲究印章,写过印谱序,编入全集中。大学者马一浮先生的自用各印,都是他自己一手动刀,不假手于他人。政治家齐燕铭先生耽好篆刻,大家看到他发表过庆祝党生日的两方大印……。中国篆刻艺术三百年前已传入日本,又传入东方其他国家。近年来欧美国家也有人进行学习研究。浙江美术学院几批外国留学生攻习书法篆刻者,日本、欧美国家多有。一位奥地利学生并且编写一本研究西泠印社的专书,送稿子给我们看过。台湾大学一位美国留学生专门研究中国古玺,前几年特地到杭州来访问我们,……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展,印学这门学科越来越受人欢迎,前途未可限量。

凡百文艺,总是不断发展的。这个规律,在印学史上更容易得到明显的例证。本社六十周年纪念时,我曾作过《印学的发展》一篇不成熟的发言,在座同人或者还记得,此刻想起已故社员马一浮先生抗日初期避地广西宜山时写的一篇题跋,曾说:“自近世周秦古玺间出,兼及齐鲁封泥,殷墟甲骨。而后知文何为俗工,皖浙为小家,未足以尽其变也。”老前辈有如此识力,他似乎已经预料到现阶段印学的繁荣与发展了。我们作为后辈的今天与会同人,应该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鼓足集体的干劲,从各方面发挥更大更多的业绩,以答复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鄙人学识浅薄,加上年级也大,“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只祝愿全社同人包括日本几位朋友,交策互勉,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印学的提高与发展。光前裕后,前程似锦,料想在座同人一定具有信心和决心。

这次应同人嘱咐,写了一篇碑记,原稿发给同人,请求指正。

                                         一九八八年

主办方: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方: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市鄞州区沙孟海书学院
版权所有 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尖端科技 浙ICP备1020375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