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
详情

西泠印社成立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开幕词

 

各位首长、各位社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举行纪念西泠印社成立八十周年大会。这是西泠印社自有历史以来一次盛大的集会,是充分体现党的文艺方针英明、正确,同时也是检阅我们西泠印社历史功绩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我们要以炎黄子孙的自信心,进一步加强团结,以振兴中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欢心鼓舞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制订出承前启后,切实可行的,有益于学术研究、繁荣艺术创作的方针、措施和办法。

西泠印社在旧时代曾标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八个字为宗旨。这八个字今天看来似乎平淡无奇。但要知道在清朝季世、民国时代包括北洋军阀当权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腐朽无知,一向不重视文物,门户开放,大量珍贵文物听其流出国外。至于印学,当时人们认为“雕虫小技”,只有极少数人私自玩好及之,也不曾提到学术文化的议程上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西泠印社由几位印学前辈“笔路蓝缕以启山林”,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解放前三十多年中,西泠印社几位前辈眼看浙江余姚出土的东汉早期《三老忌日碑》原石将被古董商运出国境。迅速筹募巨金,抢救回来,特筑石室,永久保存。这是国际共闻的第一件人民自己干的保存金石大好事。另外,西泠印社包括几位社员分头编著出版过不少印学书籍和大批印谱,传播到海内外,对印学研究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担任社长十五年。海内外人士倾心仰慕,更其增高印社的声望。昌硕先生七十岁寿辰日本人士特地范铸他的铜质胸像,赠送过来,安置在社中,传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印社还有一个难得的优良传统:各种文艺,都免不了流派的分歧,彼此之间,常有重甲轻乙、是己非彼,形成“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有人认为西泠印社是专门研究“浙派”印学的团体。实际并不如此。只要看社中原列的丁敬石像与邓石如石像,就表明我社前辈一向并重徽、浙两派的印学,不分彼此。昌硕先生更是兼学徽、浙两派出生的一位大名家。这和今天提出的“双百方针”是完全符合的。

以上谈的是解放前的情况。

解放初,人民政府立即颁布有关保护文物一系列的法令,中央和地方先后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本社旧订宗旨“保存金石”一项,今天已由各级政府来管理,我们的责任减轻了。本社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社的本身也是“文物”,条件更优越。

至于研究印学方面,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更加做了不少的工作。大会中有“工作报告”,我现在不谈具体工作。我感到三十多年来,我们印学界有几件事值得提出来谈谈:

第一是解决了旧传“秦小玺”的错误名词:传世战国以前的大量“古玺”,早期印谱中不知道其时代,把它排列在谱末,称为“来识私印”。明季朱简开始鉴定它是“先秦印”、“三代印”。先秦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相当审确,但后人都未注意。自从明末清初大名鼎鼎撰著《印人传》的周亮工起直到晚清的赵之谦、徐三庚、黄士陵等人,对这个问题都不曾搞清楚,称为“秦小玺”、“小秦印”。一般印人传记中叙述印人事迹,也都说“师法秦汉”、“力追秦汉”。所谓“秦”,指的就是“秦小玺”。本社自编《社史稿》,也沿袭其误。这个问题在晚清金石学界以《十钟山房印举》为代表,早已解决了,但篆刻界正还有人沿用旧称。由于美术界与考古界脱了节,闹出这一笑话。现在我们终予以解决。

第二是解决了印学(篆刻学)与金石学的关系:印学、篆刻学的形成,是近六百年的事。搞这门艺术的一向存在“自卑感”,怕别人笑它是“雕虫小技”。因为研究古代印章是金石学中间的一个项目,所以篆刻家们往往依托金石学的牌子,自以为金石家,别人也给他金石家的美称,由来已久。实质上,宋以来所称为金石学,主要是指研究商周铜器和历代碑版之学,与篆刻仅有极小部分关系。并不等同。金石学是史学、考古学方面一门学问,篆刻学是美术方面一门学问,两者虽有联系,但不是一物。现今社会上还有人混为一谈,甚至大专学校设置课程也还有把篆刻课标名为“金石”。我社社友对此问题则早已解决了。篆刻学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它自己的学术地位,不需要再顶金石家的“老招牌”。

第三是系统的全面的印学史籍陆续编著出来了。解放前,本社社友少注意这方面工作,只有叶为铭先生编过一部《广印人传》,解放后就多了。初步统计,如钱君匋、叶潞渊两先生合著的《中国玺印源流》、方去疾先生的《明清篆刻流派印谱》、罗福颐先生的《古玺印概论》、马国权先生的《近代印人传》和我拙著《印学史》等。以上或已出版,或已发表一部分。另外,各地出版社出版计划中,我所知道的有《中国印章史图录》和大型的《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史》,其中都有书法篆刻分册。本社社友或参与编辑,或负责主编。这次纪念大会征集的学术论文中,有柴子英先生的《印学年表》,这是一部积年累月写成的工具书。因稿多不及打印出来……凡此,可以说明本社社友学术研究的成绩比较解放前有显著的进步。当然,我们并不自满,我们还正要群策群力,在此基础上齐头猛进,力争上游。

第四是社会制度改变了,学术界执行了党所提出的“双百方针”的结果,篆刻艺术随同发展,既迅速又广泛。现在各地新成立的篆刻研究组织很多,工作大有发展,给予海内外一定的影响。中国印学传播到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历史已久,大家都知道,现在连欧美诸洲也正有人学习它。浙江美术学院所收日本留学生学习书法篆刻的,历届都有,去年有台湾大学一个美国留学生到大陆来访问我,其人专研究古玺。今天在我社大会列席的除日本留学生外,还有加拿大和奥地利来浙江美术学院学习书法篆刻的留学生。今年九月,瑞典来宾访问杭州,他们是专门研究中国书法篆刻的……由于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了,外国朋友崇拜我国传统文艺的越来越多。这也是解放前少有的。

想到这几点,向大家谈谈。

另外,印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书法、文字学的关系,大家都明白。还有与文学、史学、考古学(金石学)、画学的关系,或者有人不了解。为了发展印学,继承传统,同时与国际友人交流观摩,共同提高,我们社友现在很多注意到这些问题,有些已就各人“性之所近”配合学习,以求精诣。本社历来吸收并邀请部分有关上述各科学者专家入社,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各位首长、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当前我国的形势大好,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英勇奋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西泠印社更如“老树逢春”,显示了蓬勃茁壮的生命力。愿我们全体社友更加珍惜我们的今天,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一个崭新的西泠印社而努力奋斗,庶几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人。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主办方: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方: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市鄞州区沙孟海书学院
版权所有 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尖端科技 浙ICP备10203758号-2